5月14日,自治区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在自治区政府会议室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研究部署高质量做好我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规划就像航海中的指南
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明确目标和路径
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
合理安排资源,提高效率
“十四五”收获的点点滴滴
就是明证
“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
服务稳外贸稳外资这一特殊责任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发挥了稳基础和增贡献的作用
从外贸看:速度快!
2021年以来,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000、6000、7000亿关口,全国排名从第15名提升至第13名,西部排第2位,年均增长11.7%。
图源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从外资看:质量优!
截至2025年3月,我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8087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90.9亿美元。2024年全区存量外资企业以占全区经营主体0.41%的规模,贡献了全区8%的进出口额、12.2%的工业总产值。
从“走出去”看:步伐稳!
2021年—2025年3月,广西备案境外非金融类投资企业及机构超160家,实际投资额超16亿美元,广西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超11亿美元。
履行“特殊任务”
“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
服务中国—东盟产供链安全稳定
这一特殊任务
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中
发挥了建枢纽和强韧性的作用
口岸开放:逐步成熟!
“十四五”期间,全区对外开放和扩大开放口岸共5个,对外启用海港口岸泊位28个,友谊关、东兴2个口岸获评全国首批“国际卫生陆港”,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友谊关—友谊货运通道智慧口岸中方项目基本建成。
图源公众号@广西新闻频道
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19—2024年,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六批次共21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2项成果入选国家层面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座谈会作典型发言。
开放平台:更加多元化!
新增3家自治区级经开区,经开区数量拓展到16家,其中,国家级经开区5家,自治区级经开区11家,覆盖12个设区市,在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积极推动跨合区试点建设。
履行“特殊使命”
“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
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这一特殊使命
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
发挥了先行者和试验田作用
图源视频号@人民日报
广西与8个东盟国家开展园区合作,加快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柬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建设。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产业园建成年产10万辆汽车的整车工厂和产业园区,上汽通用五菱作为2022 G20峰会的官方用车,成为印尼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
图源@新华社
中文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恒逸石化被文莱政府誉为“开启文莱工业化的钥匙”。摩拉港自北部湾港集团入股以来,2024年岸桥作业效率较2017年提高61%,船时作业效率较2017年提高156%。
图源视频号@北部湾港集团(上),公众号@广西日报(下)
广西与东盟合作机制不断健全,与文莱、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签署了经贸合作机制,连续举办多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成功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七轮谈判。
未来几年,随着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入推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赋能广西千行百业,广西开放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我们将坚持
实干为要,创新为魂
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
阶段性要求
做好商务“十五五”规划编制
图源视频号@人民日报
围绕“五个聚焦”
推动外贸:
扩规模、优结构
聚焦培育主体,夯实外向型产业发展基础;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聚焦深挖潜力,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聚焦重点国别,强化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建设;聚焦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外贸发展促进体系。
锚定“四个强化”
推动外资:
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强化服务保障,强化外资准入制度保障;强化政策支撑,持续丰富外资投资模式;强化外资招引,不断做大外资项目储备;强化外资载体建设,全力促进外资集聚发展。
抓住“四个关键”
面向东盟:
提升多区域合作水平
聚焦“通道+枢纽+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精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与以东盟国家为重点合作机制;深挖广西优势企业“走出去”潜力。
紧盯“四个重点”
打造口岸: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智慧高效、安全畅通
紧盯口岸开放布局优化;紧盯口岸智慧化建设实施;紧盯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建设;紧盯口岸经济加快培育发展。
图源视频号@来宾V视
突出“三个核心”
推进自贸试验区:
提质增效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径;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积累新经验;为产业发展持续注新动能。